2013年6月10日 星期一

茶樹蟲害、蟎害


茶姬捲葉蛾 (Smaller tea tortrix)
病原學名:Adoxophyes sp.
  • 危害狀:
       幼蟲危害嫩葉及芽,幼蟲共有五齡,初孵化的幼蟲棲息於茶芽內或未展開的嫩葉邊緣內取食,進入二齡後吐絲由嫩葉葉尖向中心捲起,藏匿其內危害,三齡後亦危害成葉。
  • 發生生態:
       一年發生八代,一般在春茶末期至秋茶期間發生密度較高。近年來中部茶區發生較嚴重,在名間茶區以4~11月發生密度較高,而鹿谷茶區則以1~6月及10~12月發生密度較高。天敵有寄生幼蟲的赤眼卵寄生蜂、小繭蜂5種、姬蜂1種、棘小蜂1種、姬小蜂2種及食蚜蠅1種等;寄生蛹的腳太蜂科1種,其中以小繭蜂最常見,其次為棘小蜂。
  • 防治方法:
  1. 縮短採茶週期,可減少危害
  2. 在2月中旬開始利用性費洛蒙防治至9月為止,受害茶園每隔20公尺設一誘蟲盒,誘蟲盒懸掛在離茶樹採摘面積約45公分處,誘引源每個月更換一次。
  3. 藥劑防治:參考《植物保護手冊》
    本次調查之茶園所使用的防治藥劑為亞滅培20%水溶性粉劑。

茶姬捲葉蛾幼蟲危害狀,新葉捲起有紅褐色食痕。

翻開內部為吐絲結巢的茶姬捲葉蛾幼蟲。


茶潛葉蠅 
病原學名:Agromyza sp.
  • 危害狀:
       成蟲在葉片內產卵,孵化後幼蟲在葉片之上表皮組織蜿蜒潛食,其為害食痕呈銀白色薄膜狀,爾後漸漸造成褐色線狀痕跡,直至幼蟲老熟時,即趨向葉緣處化蛹,故又稱為畫圖蟲。老葉上發生較普遍。
茶潛葉蠅幼蟲在茶葉上造成銀白色薄膜狀食痕。


柑橘刺粉蝨 (Citrus spiny-blackfly)
病原學名:Aleurocanthus spiniferus
  • 危害狀:
       柑橘刺粉蝨寄生在成熟葉片葉背,吸收養分並分泌蜜露誘發煤煙病,使得寄主枝葉變黑,阻礙光合作用的進行,造成樹勢變弱。
  • 發生生態:
       一年發生四至六代,以老熟若蟲在葉背越冬,翌年春天化蛹,第一代成蟲在4月上旬開始羽化。成蟲飛翔力較弱,白天活動,常聚集在茶叢內葉片背面,受驚擾時群起飛翔。
  • 防治方法:
  1. 藥劑防治:參考《植物保護手冊》
    本次調查茶園所使用之防治藥劑為布芬淨  25%可溼性粉劑、氟尼胺  10%水分散劑。
柑橘刺粉蝨若蟲型態,介殼黑色隆起周圍有白色蠟質物。


錫蘭偽葉蟎 (Scarlet mite、Privet mite)
病原學名:Brevipalpus obovatus Donnadieu
  • 危害狀:
       本蟎多寄生於葉片基部靠近葉柄處,逐漸向葉背全葉蔓延,被害葉背呈暗灰褐色,嫩葉呈黃褐色,嚴重時葉背呈黃褐色,葉片硬化向內曲折,終致落葉。危害幼木時,易使茶樹落葉,且有發育不良及枝條枯死等現象,不僅影響茶樹生育,亦間接影響產量,且茶樹容易衰老。
  • 發生生態:
       在室內飼養一年可繁殖十一代,1962至1963調查,被害茶區分布佔總面積之90%,1970年更高達95%,7~9月為發生高峰期,其次是5~6月及10月,田間發生消長隨氣候變化而異,如強烈颱風吹掃可減少85%之族群密度,晚春氣溫低或長期梅雨都可壓制族群數量,減少其發生。台灣地區以台地茶園發生較為嚴重,幼木茶園或中深剪枝後茶園尤其容易受害,造成被害茶樹會落葉、茶葉發育不良及枝條枯死。茶樹品種以青心大冇、青心烏龍受害最嚴重,其行動緩慢,多寄生於成熟葉背,嫩枝幼枝腋也偶爾寄生,天氣乾旱炎熱時應多注意檢察葉背。雌成蟎喜歡產卵於葉背低凹陷處或裂縫間,卵散產成堆狀。
  • 防治方法:
       近年來由於農藥的廣泛施用,影響天敵的生存與繁殖,降低天敵對害蟎的抑制作用,因蟎蜱類世代短,繁殖力高,容易發展為高度抗藥性族群,導致危害問題日趨嚴重。若用藥不當或用藥過量,不僅容易產生抗藥性問題,同時也會改變分布區域,使防治工作加倍困難。目前在其他防治技術尚未成熟之際,乃以藥劑為主,但就防治技術上提供以下建議:
  1. 如果茶園曾經嚴重發生過,應在冬季剪枝後立即把剪除之枝葉集中燒毀,然後全面噴施殺蟎劑,防除越冬之害蟎。
  2. 為了使藥劑能均勻接觸到葉背及茶叢之內部,應盡量疏剪不必要或匍伏在地上枝裙枝,噴藥時由下朝上或由茶叢兩側向內噴藥,以提高防治效果。
  3. 藥劑最好輪流交替使用,以免長期使用後產生抗藥性。
  4. 藥劑防治:參考《植物保護手冊》
    本次調查茶園所使用之防治藥劑為汰芬隆  50%可溼性粉劑。
錫蘭偽葉蟎成蟎形態,前體部兩側各具一紅色小點。

2013年6月9日 星期日

茶樹病害


茶髮狀病 (Horse hair blight)
病原學名:有性世代 Marasmius crinisequi (Muller)
  • 病徵:
       受害枝條上會直接長出許多細長黑色絲狀物,菌索可直接由罹病枝上長出,菌索遇固體,在接觸點長出金黃色的菌絲褥,緊密地附著其上。黑色菌索多生長在茶叢中上部位的枝條上,受害嚴重的茶樹,明顯可見枝條或葉片乾枯死亡,其上幾乎為黑色菌索所纏繞。
  • 病害生態:
       茶髮種病是一種高溫、高溼型病害,在溼度大的茶園較容易發生。主要的傳染源為菌索,菌索是由許多菌絲聚合而成的,菌索外層的菌絲含有黑色色素,對不良環境具有很高的耐受能力,室內藥劑試驗,以數種殺菌劑處理後,菌索仍具相當高之活性。機械採茶菁時,若混入菌索時,將影響成茶的品質。菌絲的最適生長溫度為24~28℃,最適生長 pH為 4.8~5.8 ,致死溫度為45℃時5~10分鐘,50℃時5分鐘以內菌絲即死亡,乾熱狀態下,處理5分鐘菌絲即死滅。
  • 防治方法:
  1. 田間衛生,去除菌索與剪除附著菌索之枝條,並將其燒毀。
  2. 夏威夷大學之柯文雄博士建議以火焰燒除法來清除茶叢間之菌索,火焰燒灼的時間以不傷及茶芽為主(進行第一次燒灼時,若能配合施行全園臺刈,效果更佳),但必須每半年進行一次。
茶髮狀病菌索纏繞茶樹枝幹之情形。

茶髮狀病菌索生長形態,呈黑色長髮狀。

菌索於固體附著處長出金黃色菌絲褥。

顯微鏡下由菌索生長出之菌絲

茶髮狀於菌索頂端形成子實體,可產生擔孢子傳播病害。


茶輪班病 (Gray blight)
病原學名:Pestalotiopsis theae (Sawada)
  • 病徵:
       初期為葉表形成褐色小斑點,後漸漸擴大,最大可至直徑10-15mm之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 (圖一、二),幾乎占據葉面積50%以上。病班上有灰黑色凸起小點,成輪狀排列,此為病原菌之分生孢子堆,小點破裂後會釋出大量分生孢子。
  • 病害生態:
       本病原菌與茶赤葉枯病 (Glomerella cingulata) 有拮抗情形,茶赤葉枯病菌為一弱寄生菌,在外表健康之葉片往往可分離到本菌。而茶赤葉枯病菌被發現可以抑制輪班病菌的進展與擴大 (安藤康雄,1992; Ando et al.,1989,Ando,1992)。
    本病在台灣僅發生在機械採的茶園,若在苗圃大量發生,造成茶苗之嚴重落葉,失去商品價值。
  • 防治方法:
  1. 改善茶園環境,增加日照及通風、降低茶園溼度。
  2. 機械採茶園及苗圃應特別注意防患本病。
  3. 種植抗病品種
  4. 藥劑防治:
    本次調查之茶園所使用的防治藥劑為免賴得,50%可溼性粉劑。

茶輪班病圓型褐色病斑,輪狀黑點為分生孢子堆(盤)。

 
茶輪班病輪班形病徵。

Pestalotiopsis擬盤多毛孢屬之分生孢子盤與分生孢子型態,
分生孢子頂端具三至四鞭毛。

分生孢子釋放情形。


茶枝枯病 (Die-back disease)
病原學名:Macrophoma theicola  (Petch)
  • 病徵:
       主要危害茶樹枝條,發病初期,受害枝條上的葉片失去光澤、漸轉為淡綠色、嫩枝下垂、失去水分,最後全枝葉片褐化乾枯,枯葉仍留在枝條上。罹病枝條上之皮層,有部分感染枝枯病,有部分是健康的,健康的組織向感染處增生,而形成中間凹陷或凹凸不平的癒合組織,此種現象為潰瘍病徵。
       罹病枝條在溼度高時會泌出大量分生孢子,為本病害之主要傳染源。菌絲與極少數分生孢子可在病枝條上越冬,成為次年的感染源。
  • 病害生態:
       本病害在夏天發生最嚴重,秋季以後漸和緩,在春季茶樹長出新稍時、氣溫上升,才漸漸發生枝枯現象,至7、8月時發病率達到最高,長年周而復始與茶樹生長勢漸衰弱。茶樹各品種間的抗病能力差異很大,發病較嚴重之品種有台茶1號、台茶10號、台茶12號、青心烏龍等,而本次調查之品種四季春尚未有發病報導。
  • 防治方法:
  1. 發病輕微之茶園應徹底剪除病枝,剪枝後應同時進行噴藥的工作,以防止病原菌再入侵。
  2. 發病嚴重的茶樹可進行台刈,全面噴藥,並燒除病株枯枝。
  3. 種植抗病品種。
  4. 夏季遇乾旱應進行滴灌。
  5. 發病之茶園在冬季茶樹休眠期,應再進行一次剪除病枝之工作。
  6. 藥劑防治:參考《植物保護手冊》。
本次調查之茶園種植的是抗茶枝枯並之四季春品種,但仍採集類似枝枯病病徵之枝條,鏡檢觀察下未能確定是否為罹患茶枝枯病病枝。

在枯枝橫切面的皮層發現部分褐化情形。

在切碎枝條組織中發現疑似真菌孢子,數量不多。


茶褐色圓星病 (Brown round spot)
病原學名:Pseudocercospora ocellata (Deighton)
  • 病徵:
       茶褐色圓星病主要發生在葉片上,有二型病斑,一型為褐色圓斑,初期在葉片生形成褐色小點,漸漸擴大為圓形或不規則形之斑點,此型病斑會產生大量的分生孢子。另一為綠斑型,在葉背初期為針狀,可擴張到2-3mm大小,罹病組織的細胞較正常細胞為腫大,顏色呈淡綠色,將病葉對光看時病斑上的顏色較淡,此形病斑呈瀰漫性墨綠色小斑點,均勻地分布於葉背,病斑隨著葉片的老化漸漸凸起、聚集。台灣常見綠斑型,大部分茶樹品種皆會感染本病。
  • 傳播方式:
    產生氣生分生孢子,菌絲可在並組織上越冬,成為次年感染源
  • 防治方法:
  1. 扦插時應選擇健康無病斑之母葉做為插穗。
  2. 注意茶園之管理,培養健康之茶樹。
褐斑型葉背病徵

 切片觀察,表皮之細胞有褐化腫大情形,但未發現病原菌分生孢子。



2013年6月1日 星期六

栽培環境

氣候因子
       光照對茶葉的品質影響很大,具有耐陰特性,在較弱的光照下也能達到較高的光合作用效率,光線過強時茶樹的光合作用效率不升反降,但是生長期處於不良的光照仍無法維持正常生長發育。水分要求在年雨量不低於1500公釐之地區,長期乾旱易發生旱害。而溫度在20~30℃最適當,注意夏季焚風會使葉表和土壤濕度下降,冬季不論高山或平地均可能受到霜害,尤其同時在乾旱溼度低時為害更嚴重。

土壤因子
       適合茶樹生長之土壤為孔隙率大、保水性良好、透氣性良好為佳,茶樹為喜酸性植物,中性或鹼性土皆不能生長,以pH4.5~6.0之間最適宜。而土壤有機質與微生物種類及數量,也會影響土壤的理化性質,有機質越多,微生物群相越豐富,土壤的氮素含量也較多。

地形因子
       茶園多位於丘陵台地與山坡地,不同的緯度與海拔會影響微氣候與土壤狀況。山坡地的茶園因坡度關係,容易有土壤沖蝕與凍害的影響,尤其是凍害,在冬季晴天時,冷空氣會聚集於坡腳,而在寒流來襲時,坡頂迎風處溫度較低,而坡腳溫度反而較高,因此在凍害嚴重地區,不宜在坡頂與坡腳處種茶。坡向會影響太陽光輻射與地溫,陽坡受到太陽光輻射溫度較高、土壤較乾燥含水量較低,而陰坡正好相反。陽坡處的茶樹生長勢以春冬茶優於夏秋茶,而陰坡處則是夏秋茶優於春冬茶

2013年5月19日 星期日

參觀製茶流程(一)

(一)採菁
       茶葉有分為手採與機械採,其差異在於人工手採可精確取得頂芽嫩葉數目,即所謂一心二葉或一心三葉,較費時、成本也較高,而機械採的方式可以節省時間,以便集中在一天當中最好的時段採摘,一般在中午十二點到下午三點為最好的採摘時間。

雙人採茶機的操作情形。採茶機需加油啟動,由整排茶樹一側開始剪茶。


採茶機上的刀片將新稍剪下後由風管吹入後方的袋子收集。


這排茶樹的左側已被剪過,面積較大。之後將反回來採收面積小的右側。

(二)日光萎凋
       採收的茶葉先曝曬於陽光下,蒸散茶葉的部分水份,並引發其中的化學反應,提升茶葉特有的香氣。這個步驟時間的掌握很重要,過與不及都會影響茶葉的品質。


日光萎凋的茶葉 ,適當的翻面使均勻蒸散水份


日照太強時可用黑網布遮蔭

待茶葉一定程度變軟時再收進室內,搬動一大片茶葉可需要花不少力氣

(三)室內萎凋
       收進室內的茶葉要分散鋪在竹製的大盤子,並分層放置在通風的架子上。在採茶量較多時必須迅速作業,以掌握茶葉適當的萎凋時間。

將茶葉均勻鋪在大竹盤上,技術純熟者可以快速且正確地掌握每一盤的數量


靜置數個小時,每隔一段時間要將茶葉均勻翻面




茶園簡介


        臺灣約於清嘉慶15年(西元1810年)開始種茶,而臺灣目前栽培的茶樹品種主要由大陸引入,在20世紀中期後才開始茶樹的育種。臺灣目前栽培品種以青心烏龍、青心大冇、臺茶十二號(金萱)、臺茶十三號(翠玉)及四季春為主。

        我們調查的茶園位於南投縣名間鄉,當地以茶、薑、山藥及鳳梨栽培為主。調查區域的茶葉品種為四季春。四季春茶為篩選自木柵地區的茶種,屬於小葉種,其特色為一年四季皆可生產製茶,採收期長,春茶散發特殊香氣。於冷天收成製成品較佳,夏茶則風味較苦澀。

茶園景觀



八卦台地南段表層土壤屬於風化作用過的紅土


茶樹的花


未採收之茶樹新稍